1945年,毛主席让贺炳炎不用敬礼,贺炳炎大惊:您不要我当兵了?
  • 首页
  • 快3导师带赚回本玩法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栏目分类
    快3导师带赚回本玩法介绍你的位置:快3导师带赚回本玩法 > 快3导师带赚回本玩法介绍 > 1945年,毛主席让贺炳炎不用敬礼,贺炳炎大惊:您不要我当兵了?

    1945年,毛主席让贺炳炎不用敬礼,贺炳炎大惊:您不要我当兵了?

    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4:06    点击次数:81

    二十世纪,我国军队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位特殊人物,贺炳炎将军,他以准兵团级别身份破格晋升为上将。

    1955年的授衔盛典上,五十五位上将中,他是极为特殊的一位。

    除了两位没有军级的上将外,其他的将军都是正兵团和副兵团领导,只有贺炳炎还只是一个准兵团级,与他同级的则大部分被授予中将。

    因此贺炳炎将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,他又凭什么以准兵团就能当上开国上将?

    贺龙元帅部下

    贺炳炎在一九一三年生于湖北松滋,十五岁时随着他的父亲当了红军。贺炳炎因其英勇善战,年仅十九岁即升为一团之长,人称“贺小龙”,因此许多人一度将其错认为贺龙之子。

    贺龙在战场上,每到紧要关头,都要喊一声:“贺炳炎,上!”贺炳炎随后就跳起来大喊一声:“冲啊!”他所率领的士兵,从来都是势不可挡,所向披靡。

    展开剩余92%

    一九三○年七月,贺龙带领的红六师与敌军遭遇,为速战速决,贺龙指示贺炳炎向红六师发出电报,要求他们从侧翼包抄。

    贺炳炎下了命令,看着激烈的战斗场面,心中痒痒的,便拿了一把来复枪,又拿了几颗手雷,想要跟对方决一死战。

    贺炳炎用手雷干掉了好几个敌人,这才记起自己还有保护首长的职责,所以他马上马不停蹄地回到贺龙的阵地。

    在半路上,贺炳炎遇到了一支溃逃的敌军,他果断出手,用一把手枪震慑住了这支敌军。

    贺炳炎回到部队,带回了47个战俘,贺龙激动地夸奖贺炳炎:

    “好,你这孩子真有胆量。”

   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,贺龙认为贺炳炎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人才,所以对他进行了大量的训练,贺炳炎也被提拔到了营长的位置。

    贺炳炎骁勇善战,特别能打硬仗,贺炳炎升为营长后,成为贺龙最信任的将领,每次红军遇险,贺龙都要高喊:「叫贺炳炎来!让贺炳炎上场!”

    一九三二年二月,在贺龙的领导下,红军被敌人以十倍的兵力团团围住,两军交战的中心是一个高地,只要占领了这个高地,就可以实现歼灭敌人的战略。

    贺龙接连发动了数次攻击,但始终不能占领高地,危急中,他大声喊道:“贺炳炎在哪里?让贺炳炎上场!”

    贺炳炎一听,立刻抱起一堆手雷,贴着地面爬了上去,趁着对方机枪线的空隙,抬手就是一颗手雷,直接砸在了对方的枪口上。

    贺炳炎不顾身上中了枪,纵身跳入敌阵,一枪打死了一名机枪手,又抢了一挺机枪,回身就是一通乱扫。

    贺龙看到这一幕,马上命号手吹响冲锋的号角,红军勇敢地向前冲去,战局立刻逆转,最后红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。

    廖汉生,也是贺龙的部下,他回忆道:

    “贺炳炎是贺龙最喜欢的将领,贺龙让他上场,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,所以,他总是能够完成最艰难的任务。”

    一九三五年春天后坪战役,贺龙先后派出两支突击队,都未能攻下高地。眼见歼灭敌人的计划即将失败,贺龙急忙下令:“贺炳炎上!”贺炳炎率领部队从壕沟中冲了出来,在子弹的掩护下,快速向高地逼近。

    身中枪,带头冲锋的贺炳炎顺利突围,并缴获了两把机关枪及许多手雷。红军的主力又进行了一次反击,把敌人打退了。

    同年六月,在中堡伏击,贺炳炎和余秋里等人,带领十八师打退了敌军数次进攻,为主力歼灭敌军奠定了基础。

    红四师的师长在栗园战役中负伤,贺炳炎受命率领红四师出击,歼灭了国民党的第八十五师。

    贺炳炎因在战斗中英勇善战,经常身先士卒,被士兵称为“孤胆英雄”。

    在一场战役中,贺炳炎从一名骑兵手中夺走了一匹马,率领部队撤出了一座城市。

    出了城,贺炳炎数了一下人数,发现一个士官不见了,他马上骑着马回到城里去找。

    此时敌人已经攻入城内。贺炳炎飞马过街穿巷,看见此人正在一家商店门前买东西,于是弯腰将之抱起,随后向城外疾驰而去。

    此时,慌乱中的敌人终于回过神来,将贺炳炎团团围住。贺炳炎挥动长刀,勇猛无匹,最终冲出了包围圈。从那以后,贺炳炎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,人们给他起了个“赵子龙”的绰号。

    受伤

   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九日,由任弼时和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和第六军离开湖南的桑植,踏上了长征的征程。贺炳炎当时是红五师的师长。在长征过程中,红二军和第六军到达洞口县的瓦塘屋时,遭遇了国民党军的激烈抵抗。

    为开辟出一条通路,红二军四师率先参战,战况非常惨烈。第四师因减员较多,处境极为不利。

    贺龙、关向应在危急时刻,当机立断,调集贺炳炎的五师,迅速支援,从左翼出击,一举歼灭敌军这一硬骨头。

    贺炳炎知道这一战关系到红二军和第六军的生死,他得到命令之后,立刻组织了全面进攻。在战斗中,他不听警卫的劝告,拿着机枪冲在最前面。

    这一仗打得敌人溃不成军,红二军和六军顺利地清除了敌人的障碍。但是,贺炳炎在与敌人的交火中,被一枚炮弹击中,失去了右手。在贺炳炎11次受伤中,这是最严重的一次。

    战争结束后,贺炳炎被送往战地医疗站。卫生部部长贺彪一见,顿时惊呼一声,鲜血直流,他的右手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皮肤。

    而且,贺炳炎还得了急性肺气肿,再不做手术,他的小命就难保了。

    但是,我们的军队还在长征的路上,我们没有必要的药物和设备,我们该怎么办?

    贺龙为保住贺炳炎的性命,决定暂缓军队的撤离,立即实施外科手术。

    贺彪没有解剖锯,只能从里面翻出一把钢制的木工锯来。当时还没有麻药,但是他们建议使用吗啡,并且说,服用更多的吗啡就会产生麻醉效果。贺龙向贺彪询问:注射吗啡是否还有其它的不良反应?

    贺彪答道:“少吃没用,多了会伤脑,吃多了还容易成瘾。”

    贺龙低声反思:“看来我仍需贺炳炎在战场上为我攻坚克难,除此之外,还有哪些方案可行?”

    这句话正好被刚醒来的贺炳炎听到,他把手一挥,把吗啡打到地上,说道:“我不用吗啡,关云长连骨头都能刮骨疗伤,何况我害是共产党呢!”

    贺彪只能用一条浴巾堵住贺炳炎的嘴,然后把他捆在了一扇门上。贺彪拿着一把木工用的锯子,硬生生地把贺炳炎那条受创的右手给锯断了。

    贺炳炎疼的大汗淋漓,毛巾都被他啃出了齿痕,却硬生生的忍着,不叫出声来。

    就在手术做完的那一刻,他们的部队就开始行动了。到达营地后,贺龙又来探望贺炳炎,只见贺炳炎右袖空空。

    贺炳炎含泪对贺龙说:“首长,我还能上战场吗?”贺龙泪流满面地说:“为什么不行?你的左手还在吧?你还能骑马打仗。”

    贺炳炎在贺龙的鼓舞下,术后七天,又回到了前线,继续指挥作战。

    贺龙向贺彪要了两根切下来的贺炳炎的骨骼,仔细地用红丝绸包裹起来。从那以后,贺龙就经常把这条红色的缎带拆开,对别人说:“你看,这是贺炳炎的骨头。”

    余秋里,也就是红六师第十八团的政委,当他听说贺炳炎断了一条胳膊的时候,也是悲痛欲绝。

    贺炳炎曾经是第八军团的指挥官。但没想到,贺炳炎刚被砍掉一条胳膊,余秋里就被砍掉了一条胳膊,因此两人都被称为“独臂将军”。

    一九三六年七月一日,红二、六军团抵达甘孜,改名红二方面军,同红四方面军会合,贺炳炎被调到红六师师长,主持善后事宜。

    由于前方的队伍将道路上所有可以食用的野菜都吃光了,六师战士只好用野菜来充饥。有几个年轻的士兵,因为找不到野菜,就撇撇嘴,不挖了。

    贺炳炎走了过来,把袖子往他们脸上一挥,勉励道:“兄弟,兄弟,你看,我这条手臂还能撑着,你年纪小,身手好,肯定能看见革命的胜利,看见共产主义!”

    年轻的士兵一听贺炳炎这么说,顿时精神大振,蹦蹦跳跳地下去挖野菜去了。

    红六师一路上收留了许多伤员和伤员,贺炳炎经常骑着毛驴,重伤的人骑在马上,有的人拉着马尾,他却只有一只手拉着马缰,在满是泥泞的草原上行走,看得人都感动不已。

    贺炳炎在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日,随著他的军队胜利抵达甘肃的将军台要塞,结束了他艰难的长征历程。没过多久,抗日战争就开始了,贺炳炎再次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之中,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。

    一九四五年四月,延安召开了“七大”,贺炳炎受邀参加了会议。在会议的间歇,毛泽东与贺炳炎见面。贺炳炎抬起自己的左臂,向毛泽东敬礼。

    毛泽东立即上前,与贺炳炎紧紧握手,说道:

    “贺炳炎同志,您就是独臂将军啊!不必多礼,从现在开始,你的礼就算了!”

    贺炳炎想,取消他的敬礼,就意味着要调走他的军队,于是急忙向毛泽东问道:“您不想让我去当兵吗?”我还能再战一场!”

    毛泽东更加用力地握住贺炳炎的手,说道:“当然,当然可以。中国历史上,有几位独臂将军啊?这种特殊的人才,只在我们的红军中才有!你要努力读书,将来革命打赢了,还得靠自己的双手把新中国建设起来!”

    逝世

    一九六○年二月,当贺炳炎从外地回来时,忽然得了一场严重的风寒,恰逢人大、政协召开在即,妻子姜平出于对贺炳炎的关心,劝他请个假,回家休息,可是贺炳炎少将却不肯,还是拖着病,前往北京参加这一次会议。

    然而,会议结束后,贺炳炎将军的身体日渐恶化,党组织得到消息,立即派出医师前来医治贺炳炎,而贺炳炎则微笑地告诉他:

    「我的病虽好不了,但我不会死去,我一定要为党尽一份力。」

    一九六○年七月一日清晨,生命垂危的贺炳炎将军,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,他和后勤部的冯部长商量了很久。

    一九六○年七月一日,年仅四十七岁的贺炳炎,因病逝世。

    陈毅元帅的双亲听闻噩耗,悲痛万分,七月五日,成都军区为贺炳炎将军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公祭活动,陈毅的双亲冒着瓢泼大雨和年老体衰的危险,在众人的帮助下,亲赴贺炳炎的灵位。

    陈毅的父亲在见到贺炳炎将军的遗体时,失声痛哭:

    “贺将军,我的儿子!我来迟了一步,应该是我来代替你去才对。”

    陈毅元帅母亲抱着棺材,因为太伤心了,不停地哭泣。

    贺炳炎的妻子姜平见状,连忙上前搀扶,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对他们的思念已经很久很久了,现在两个人哭成这样,肯定不是他的本意,姜平低声安慰道:

    “陈伯伯,炳炎也是累坏了,你也不要难过。”

    贺炳炎将军去世后,贺龙一直在流泪,根据贺龙的女儿的回忆:

    “我的父亲,一次又一次地叹息着,自言自语地说着:“遗憾,遗憾!他才多大啊。”“这不奇怪,他生来就是为了中国的革命和战争而生的,二十年来,他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无数次危险,耗尽了他所有的力量。”

    参考文献:

    文史天地——上将贺炳炎二三事作者:何立波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
    Powered by 快3导师带赚回本玩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